内港共融教育实践平台 EDUCA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PLATFORM内港共融教育实践平台 由香港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与香港中文大学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共同发起推动“内港共融教 育实践平台” ,愿意成为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的桥梁,通过教育赋能深化两地融合,提 供定制化的内地培训、香港课程、竞赛与峰会,打造一个多元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教 育生态体系,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国际素养和跨文化适应力,培养具备国家情 怀与全球视野的下一代青年,为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和人才国际化贡献力量。 年度教育盛事活动 内港未来技能邀请赛 面向小学至高中学生,以激发未来技能探索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编程、创新设计等前沿领域。学生通过线上投稿创意作品(如智能机器人模型、编程算法应用等),线下参与香港中文大学颁奖典礼,展示成果并交流学习。 全球胜任力青年峰会 为期 4 天 3 晚的国际青年交流盛会,围绕国际素养课程与 SDG 创新方案设计两大主题,培养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及领导力。活动地点设于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全球青年精英参与。 内港共融教育实践年会 为期 1 天的校长级交流活动,聚焦两地教育融合经验、挑战与发展方向,邀请教育专家与优 秀校长分享案例,探索教育合作新模式。 参加年度教育盛事活动拓展全球视野的意义: 为学校、学生与地区搭建起跨地区的文化交流平台,深化两地青年文化认同。为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技术新生力量提供展示平台,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举办创新大赛、技术研讨会,邀请国际专家指导,并引入企业资源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提升技术能力,拓宽国际视野,通过跨学科合作,成长为兼具技术实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战略领域发展助力。全媒体报道强化品牌在内地与香港的影响力。综合报纸、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通过专题纪录片、互动话题、直播等形式,将品牌理念精准传递给两地受众,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品牌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 内地培训项目 “我与 SDG”社会创新实验室 1天密集型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通过调研、方案设计与 展示,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 "寰宇对话"国际素养训练营 7 天 6 晚沉浸式项目,模拟国际经济会议场景,学生扮演国家代表参与贸易谈判、政策讨论, 提升国际经济知识、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新趋势”培育计划:科研新星 4 个月跨学科科研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内地学校开展,涵盖数据科学、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培育学术研究能力。 “国际新趋势”培育计划:传媒新星 7 天 6 晚沉浸式项目,模拟国际经济会议场景,学生扮演国家代表参与贸易谈判、政策讨论, 提升国际经济知识、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将香港顶级国际化教育资源和国际素养课程落地内地学校的意义: 打破地域壁垒,促进教育公平 将国际前沿的国际议题系列课程,服务于共育/伙伴学校,弥补国际素养教育的资源鸿沟, 共同培育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激活本地创新基因,拓展全球视野 以“我与 SDG”社会创新实验室为载体,围绕中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方案,引导学生从 SDG 本土化课程开发进行跨学科 SDG 探索,优秀学生参与“全球胜任力峰会”,SDG 优秀 方案收录在全国中学生作品集,并获得由香港中文大学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出版的机会。关 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在地问题-全球方案”的跨学科、跨地区分析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新型教育协作生态。 通过内港共融教育实践共育/伙伴学校的合作,建立国际顶级高校导师与学校的定向共 育/协作机制,推动 PBL(项目制学习)、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教学法落地,为”双减”政策 下的素质教育转型提供样本。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内地香港教育资源融合的方式,全面提 升学生的学术能力,为成为未来社会拥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打下坚实基础。强化学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 通过孵化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新星”与”传媒新星”,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 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通过丰富的思辨演讲机会、衔接跨学科应用类课题及科研人员个性化 指导,写出他们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并获得难得的出版机会,成为面试/个人陈述中的特殊经历,成为学生多元升学中的重要经历。 香港实践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探知香港”系列课程 本系列课程是针对小学至高中学生设计的沉浸式学习项目,依托香港顶尖教育资源,通过学术探索(高中)、科技创新(初中)、人文创新(初中)、中外文化(小学)四大主题模块,带领学生深度体验香港的学术氛围、科技成就和文化魅力。课程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结合名校课堂、实验室参访、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为未来发展增添竞争优势。 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课程 本课程由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精心打造,依托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与顶尖专家团队,带来 5 天 4 晚沉浸式实践教学。课程深度聚焦机器人设计、编程与应用三大领域,学生将系统学习机械设计原理、主流编程语言,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多元场景模拟中,掌握机器人应用技术。学习过程中,在专业导师全程指导下以小组协作形式完成项目挑战,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深度积累项目经验,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带领共育/伙伴学校学生到香港参与港前三名校官方课程意义: 体验国际一流学术生态 通过参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 STEM(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及人文社科课程, 沉浸式感受香港高校全英文教学、PBL 学习模式及跨学科研究氛围,破除学生对顶尖学术 体系的认知壁垒,激发学术志趣和创新潜能。强化国家战略的微观实践 通过了解“粤港澳跨境治理”等特色课程,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本地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 逻辑,培养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使命感。激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资源反哺机制 参访学生返回学校以后成立“香港课程实践分享团”,将香港高校前沿教学法转化为适合学校 的课程,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输入–内化–输出”的教育闭环,为学校培养国际化多元人才。 师生交流培训 HKU SPACE 教师专业培训课程 由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HKUSPACE)认证的师资培训项目,包含教与学理念、教育领导力、学童心灵健康、考核与评估等。课程由资深香港讲师授课, 采用小班制教学,注重教学实操与学科深度,颁发权威证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跨文化教 学能力,助力教育国际化转型。 两地教师交流团 3-5 天短期交流,组织内地与香港教师互访,分享教学经验、观摩课堂、探讨教育创新模式。 两地学生交流团 4-5 天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两地学生互访,通过学术参访、文化体验、团队合作深化理解。 进行两地交流学习协作的意义: 深化内地与香港教育协同发展,推动两地教育资源互补互鉴。通过教师与学生互访,搭建双向学习平台,促进教育理念融合与文化共情。助力突破师资发展瓶颈依托 HKU SPACE 的教师培训资源(如课程设计思维、跨学科教学法),系统性提升学校教 师国际化教学能力,培养能驾驭双语教学、STEAM 融合课程的骨干国际化课程教师队伍, 为学校提供持续教育人才支持。助力建立多元升学渠道用香港独特的 2+2, 1+2+2 机制,VPAS 留港计划等,将港前八教育资源引进共育/伙伴学校, 让学生有更多渠道到香港上名校,助力学生人生的跨越发展。深化国家融合发展实践通过课程本土化过程中的“香港标准-内地经验”互鉴(如 DSE公社科与内地思政课的融合设 计),探索“一国两制”下的教育体系协同创新范式。